上菜順序與出場順序

[ Home ]

我不記得是在哪里看過這個說法,再回頭去找也找不到它最初的出處了。
大致是說,如果你開了一家餐廳,由於當天人手不夠,在場一共有三桌客人,一桌是熱戀中的情侶、一桌是結婚多年的中年夫婦、還有一桌是看著窗外淅淅瀝瀝雨景的白發老太,你覺得最應該先給哪一桌的客人上菜?
答案是「結婚多年的中年夫婦」,因為他們之間已經沒有太多的話可說了。
這不應該算是一個「常識題」,而是一種現象拆解的「哲學題」。畢竟不是所有的夫婦都會沒有話題可言,當然,那些冷場的彼此玩著手機不看對方一眼的夫婦我在吃飯時也觀察到太多。所以,這並不是一個禁得起樣本驗證,但是好像又在證明某一種樣本存在的實驗結論。
另一個順序,是學生時代每一次參加各種比賽都會討論的「順序」。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那種永遠在「唱衰」的同學,就是無論什麽時候,他們都會對某種既定且無法改變的事實各種唱衰。拿到第一個出場順序,他們會說開場是正常表演最難的,評委不敢打高分、觀眾還無法進入到演出環境、開場的節目是為紅花襯托的綠葉。出場順序越靠前,似乎越有各種「觀眾還沒有進入狀態」的不利;結果到了中場出場,他們又會覺得「觀眾的註意力開始參差,無法保持在一致的熱情」;那就是後半場出場,他們又會覺得「觀眾的耐心在後半場越來越少」。那就還剩下「壓軸」和「壓臺」兩個節目,他們又會覺得「壓軸」難演,不是一般的節目撐得起來的;「壓臺」的節目已經是最後一個,大家都知道節目要結束了,但凡前面的節目沒有辦法讓觀眾做到意猶未盡,那「壓臺」就成了負擔,觀眾肯定想早早結束這場無聊的表演。
總之,對於這群「唱衰」的人,他們總能找到出場順序的壞處——我也有試著反問他們,那到底哪一個順序是好的,他們支支吾吾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倒是我幫他們總結得出了答案——順序不是關鍵,而是我們得接在一個「爛節目」之後,總之得接冷而不是接火,否則自己的節目沒有足夠好,也會淪為比賽場的笑話。
很可惜,自己小時候不是個多才多藝的家夥,很少參加那些「考級」比賽,所以並不了解這里面的「順序奧秘」。唯一參加的幾次大的比賽,要麽就是同一時間規定的考試,要麽就是先做完先走的建築模型這一類的比賽——比起出場順序,誰先交卷離開,倒是其他人是一種精神上的沖擊和自信的瓦解。
上菜順序和出場順序看上去是兩件事,但實質上都是以一種理想化的狀態,去把自己手上的牌打到極致。
上菜順序,先安撫那些沒有話說的氣氛尷尬的中年夫妻,然後再給熱戀的情侶上菜,至少他們有說不完的話——最後,才是給那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她的一切都慢下來,我們也不需要去打擾她,正因為這個雨景想起的那種人生過往。說不定她正在回憶起也是一個同樣的雨天,她在商店街的雨陽棚下,等著遲到的愛人,她本來攢好半個小時的不滿和脾氣,以及旁邊跟她一起躲雨的女人一個一個被男友接走時的羞憤,一定要發泄到這個約會對象的身上,結果等到他出現的那一刻,她和笑容和突然的雨後艷陽一起出現。
出場順序,先讓那些無聊的節目去暖場,等到場子的氣氛熱絡起來,才讓名角上場。如果是比賽,最好能讓「爛節目」在「好節目」之前,然後再用一個「爛節目」去接「好節目」的火場,總之按照這種正弦波動的安排,才是最完美的黄金體驗。壓軸留給名角,壓臺讓名角返個場,讓整個場子的意猶未盡達到鼎盛,這是賣錢的技巧,也是比賽的趣味。
一手牌要打好,得根據對方的出牌實時調整策略;但是一手爛牌要打好,就得預判好對方會以怎樣的方式出牌,否則自己的爛牌遲早被看穿。說得難聽點,現實層面真的會有這樣的比賽嗎?讓爛節目之間夾著一個好節目,雖然說從比賽一開始就內定了「輸贏」的事情很有可能在現實發生,但節目的好壞並不是由比賽評委說了算,更何況每個參與比賽的人都認為自己的節目是最好的。
熱戀的情侶之間也有可能因為聊了太多的話題,而發現彼此的三觀不合;趁著面對面落座,彼此不在乎對方的中年夫婦,也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時間,他們巴不得菜晚點再上,好讓他們彼此能在手機上和出軌對象情意濃濃;而那個看著雨景的老太,情緒已經趨於崩潰,她因為那場雨想起了前月天離世的老伴,這個餐廳是她答應老伴還要一起再來一次的地方——如今只剩下她坐在那個角落。如果是這樣,那你又應該給誰先上菜?
一手爛牌要打好,得是你充分預測了對方會出怎樣的牌。樂趣就在於,當對方手上一手好牌,滿臉寫著他步步為營的得意,你自然知道如何亂拳打死老師傅。但是對方手上拿了一堆你猜都猜不透的牌,你自己都會對一手爛牌「唱衰」。
當然,還有一種能力,是值得我們另起一行討論的——那就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我反而覺得這種能力,如何把一手步步為營的好牌,打得四面楚歌,值得我們下一次再深入談談。



螃蟹的聽覺器官在腿上嗎?

心理健康與自我檢討

靜水深流

憤怒是對自己無能的痛苦

我來這世上,是為了認識太陽

汙濁的徘徊中

春雨過後

忘掉他

不要留遺憾

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