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
[ Home ]聊聊嫉妒,這個大部分人都埋在心裏,或者通過羨慕遮蔽起來的汙點感受,以下內容全部是我的個人挫b理解,歡迎討論以及鍵入你自己的思考。
嫉妒繞不開一個上帝/大他者視角,是全能自戀被破除後留下的一抹創傷,是看到自身的欲望被他者達成後的不甘,世界不再能被我所掌握,我淪為了他者的階下囚。通常嫉妒心理較常湧現的人,大多是因為父母沒能和孩子形成可相互理解的共情關系,子女在權威式/溺愛的壁壘前不得不走向唯我論把自戀拉滿,才得以有“勇氣”朝向外部世界。
每個人的符號系統所構築的欲望指向都不同,察覺理解外界的方式也不一樣。當兩人的欲望沒有重疊時,嫉妒是不存在的,你一個上班族不會嫉妒賣煎餅的人煎餅全縣銷量第一,但如果你也是個賣煎餅的,那大概率就會嫉妒,因為你們的欲求方向一致而結果不一致。這種自戀破損所形成的動力學機製就可被稱之為嫉妒,它作為一種感受,一種符號律令,會使你以最直接的手段感受到歇斯底裏,不得不選擇新的行動來去調和將其扭轉或者壓抑,獲得能動性。
當嫉妒生成時,意味著你看到了本該屬於你但著實缺失的世界殘片,你因種種差異錯失了獲取它的機會,令人痛惜。在面對嫉妒時,人有各種姿態可以選擇:壓抑、復仇、競爭、反思等等,每種都能帶來不同的目的和結果,任君看形勢選擇。在我看來,嫉妒不是一個該破除的臟東西,我們反而該多瞧它兩眼,畢竟壓抑只會讓它披上隱形衣在不經意間亂搞突襲。人需要理解自身的局限性,你的眼睛就是比別人色弱,你的聲音就是不渾厚,你的性格就不適合經商,你生來體格就難以剛猛,你就是醜,你再怎麽努力也難以察覺到別人可輕易察覺到的信息。所以人類文明本身就是需要他者一同構築的,我們必須先嘗試了解自身的缺陷,才能夠以此為基礎去摸索如何獲得自我認同,再去踐行適合自身的符號勞動,將欲望他者的欲望,逆轉為純粹自發的欲望。由此,人與人的個體差異才能拉開,各司其職。
嫉妒是不可避免的,人均嫉妒的時代證明了大他者情結的滑稽之處,類似男孩子小時候在廁所比誰尿的高的比賽,確實分輸贏,但也只是爭了個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