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ity
[ Home ]我認為性格必須是一種後天養成的事物,這是在先天基礎(即生理大腦發育,激素產生,一切影響神經元的生理醫學因素)拉平的前提下千人千面的唯一原因。
生理層面導致的“殘暴”等特殊異常是相對少見且容易解釋的,同時影響力要比後天強太多,甚至是無解的,可能解決時,解決起來方法又更加簡單粗暴。我認為它可以稱為天性。(比如激素異常導致的抑郁癥,能服藥抑製,這方法簡單明了,凡人皆可用)
相對,成長影響因素所養成的性格,我稱之為“習慣”。惰性某種程度上講是一種習慣,而非真正人生而共通的本性。它難以被解釋,是因為它經歷的時間太長了,人是不善於從一團被定型的泥身上看出它原本樣子的,更無從知曉它的製作過程。同時,它的無解只是人習慣導致,人習慣了就不想改了。它需要被引導,它看起來是有解的,同時治愈要比生理難太多,需要曲折摸索,一人對一劑藥。(比如自卑呀,悲觀呀,內向呀,都是可以被其他人影響改變的,但維持時間越長越難)
最後是社會因素,我覺得“求生本能”這種東西一方面與生物的基因組相關,更大一部分是社會在出力。像《醜陋的中國人》裏講的斑斑劣跡,它是一種病毒,因蔓延過廣而被熟視無睹。我們對社會屈服,是在生活經歷中由習慣認知塑造的“性格”抵擋不住病毒攻擊。也就是說,我們目前所說的“人性”,極大一部分是被社會培養的,而非生理。不論醜陋還是美好,“人類共性”是一種地域性傳播的病毒,它和成長影響有所相似,但實際不同。它的影響最大作用在成年之後,在你以為自己的性格已經固定時。
成長時期透露出的“人性”,我認為還是父母將社會的影響帶到了家庭裏,社會影響是一種暗藏的影響。一個人家庭離異,我們可以猜想他沒有安全感,一個人長相不佳,我們可以猜想他自卑壓抑,一個人受忽視,我們可以猜想他渴求關註——環境影響存在明顯的因果關系,哪怕有時會被其他更加堅定的性格(更加堅定的習慣)打破,也大範圍趨同。社會影響是難以察覺的,因為社會影響普及範圍太大了,就像你站在天安門廣場上看不到整個中國一樣。
我認為生理,成長環境和社會中,生理先決,社會穩固,只有成長環境,成長養成的一點一滴好剝落替換。
社會如此,超越的人少之又少。